首页 > 详情

中国电力日 | 从曾经的积贫积弱,到如今的万世瞩目,纪念中国有电142周年

发布日期:2024-07-26
阅读量:5369
分享:

1882年7月26日晚7时许,上海外滩一台12千瓦直流发电机组点亮了15盏电弧灯。这15盏灯在蓝色夜幕下绽放着洁白的光芒,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开始破土萌芽。后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倡议将每年的7月26日定为中国电力主题日,从第一盏萤火的影影绰绰,到如今神州大地的流光溢彩,142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在砥砺奋进中走过了非凡历程。

202408151723733561540052637.jpg



中国的电力工业起步几乎与世界同步,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Riddell)在上海创办了一家电气公司,中国成为继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后的第三个拥有发电厂的国家。

但无奈当时的中国时局动荡不安,中国电力工业虽起步不晚,但却步履蹒跚、发展道路坎坷。

开端——1882

1882年,英国人从美国购进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等设备,在公共区域点亮了外滩的15盏电弧灯。

202408151723733555548060819.jpg

起步——1882-1949

电力是国家之经济命脉,这一点在当时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但是无奈中国的电力工业刚有起步,就经历长达67年的军阀混战、外强入侵、战争破坏、外国资本控制和制约,电力工业发展遭到了重创。

202408151723733559450081195.jpg



艰苦创业——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把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先行工业和基础产业优先发展,中国电力工业开启了艰苦奋斗的创业时期。

1955年,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京官线建成,这比国外同等级迟了近50年。

1956年,第一套6000千瓦火电机组在安徽淮南电厂顺利投入运行,从此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火电设备的历史。

202408151723733556380063151.jpg

1969年,我国首座自行设计、施工、设备制造的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投产,实现了中国在水电领域从依赖外援到完全自主设计、施工的跨越。

202408151723733559037002250.jpg

蓬勃发展——1979-2012

1987年,国务院提出“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电力改革与发展“二十字方针”,标志着中国电力行业向市场化转型。

2002年,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明确“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改革方向,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了电力行业的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

2011年底中国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一。

202408151723733562597038443.jpg

绿色转型——2012-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在电力领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主流。

2013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202408151723733565634044194.jpg

2016年,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电力生产和消费大国,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等指标均达到世界第一,无论是传统的水电、火电、风电、光电,还是有极强技术门槛的核电,中国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甚至成为引领技术发展方向,制定技术标准的领导者。







中国在电力能源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来源于无数投身其中的专家人才,也来源于背后不断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

白云电气集团第一代创始人自1910年开始学习打铁的技艺,给后人留下了难能可贵的打铁精神。后来白云电气集团经过一路发展,从手工打铁过渡到机械加工,再到三箱装配、成套设备制造,到如今集团化发展,几乎紧跟着国家电力发展大趋势,在参与国家各种重大工程建设中不断夯实了企业的自身实力。

而白云电气集团的第二总部、南京生产基地,更是共和国电力工业的“长子”,自1936年建厂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只钢化玻璃绝缘子、第一只套管,为国家电力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08151723733567745080875.jpg202408151723733569062042359.jpg

晋东南—南阳—荆门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202408151723733571571079481.jpg

2006年8月,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工建设,这条起于山西长治,止于湖北荆门,横跨了640千米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是中国首个特高压输电工程,白云电气集团桂林生产基地为此次项目所研制的并联电容器及其装置和10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等产品,获得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的评价,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

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

202408151723733571934059022.jpg

2020年12月,国家首个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同时也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多端混合直流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正式投产送电。白云电气集团鞍山生产基地为该工程研制供货的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800kV柔性直流换流阀,实现了基于国产化IGBT功率器件的功率模块研制和工程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核心电力设备的国产化,对于提升国家电力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型主变压器套管

自主可控技术研究项目

202408151723733570499024112.jpg

2024年7月,白云电气集团南京生产基地所参与的“大型主变压器套管自主可控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研制阶段技术评审,五项新产品(技术)中三项达到国际领先,两项达到国际先进,标志着我国在大型电站进口套管国产化替代进程中取得阶段性成果。

无数次的技术攻关,无数的电力能源工程项目建设,才造就了如今国人生活的便利,生产的飞速发展。回顾中国的电力发展道路,是一条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探索之路,从一片废墟中走来,花了足足上百年的不懈努力,凭借着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精神,攻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而白云电气集团,仅是万千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却也为国家电力能源事业的壮丽篇章中留下了一抹亮色。

202408151723733571804043172.jpg

如今的中国,早已跨越了让亿万民众普遍享有电力的基础阶段,未来的璀璨征途是站在“双碳”的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白云电气集团更加坚定“绿色智慧能源的践行和引领者”的战略定位,以“绿色能源、美好生活”为使命,持续打造数字化、电力电子、定制化解决方案三大能力,以坚实的产业、完整的产品链为基础,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建设示范项目,加快培育壮大产业生态圈,为中国电力能源事业持续迸发创新活力!